電工與電子技術是非電類工科專業繼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課程后的一門學科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計算方法,并具備進行電工與電子實驗的基本技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以后從事專業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同時,對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作風,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增強工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將起重要的作用。本課程的特點是課程內容多、課時較少,涵蓋了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內容,理論性與實踐性兼顧,但總學時只有64 課時,其中理論課時48,實驗課時16。多年來,圍繞如何提高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我們按照課程標準建設的要求,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較好效果。
1、明確教學目標
1.1 在知識方面應達到的目標
掌握電路的基本概念,在掌握電路基本定理的基礎上能用其分析電路。熟練掌握各種電路分析方法,并能識讀電路圖,掌握正弦交流電路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了解三相交流電的應用。掌握二極管、三極管等常用半導體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并熟悉元器件的選擇和使用方法。了解運算放大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基本放大器的性能和分析方法,掌握負反饋的基本類型及負反饋對電路性能的影響。掌握直流電源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組合邏輯電路與時序邏輯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
1.2 在能力方面應達到的目標
具備使用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分析較復雜電路的能力;具備使用電路定理解決實際電路問題的能力;具備利用理論知識分析實際電氣設備的能力;具備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分析的能力;能夠熟練使用常用的電工電子儀表;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1.3 在素質方面應達到的目標
培養學生掌握電工、電子技術的思維;掌握電工、電子技術思維方法和相應電路設計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工程意識。
2、精選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選擇原則是依據課程目標,按照“必須夠用、注重應用、動態發展”的原則選取教學內容。
2.1 必須夠用
課程內容既要滿足教育部新頒布的《高等學校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也要符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定位。理論課教學以應用為目的,理論知識必須、夠用即可。不追求課程知識內容的“多而博”,而強調“少而精”;不追如識的寬泛普適,而追求知識的實用有效、學以致用。
2.2 注重應用
培養學生的工程實際能力是該課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所以在舉例說明各種電路的分析方法的時候盡量以實際工程為背景,針對一些經典的電路進行詳細分析,與實際工程電路緊密結合,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觀念、培養學生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3 動態發展
應當根據電子專業行業準則及專業技術的發展等新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體現內容開放性。同時,根據行業企業對電子等專業職業判斷能力要求的變化,調整課程內容。素質要求與行業企業同步。
3、加強教學組織
在教學活動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成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組織者、*、合作者;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注意電工技術的新發展,適時引進新的教學內容。按照學生學習的規律和特點,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在教學活動中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應多采用模型、實物,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理論聯系實際,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實踐教學中驗證性實驗與技能訓練相結合,以實際操作為主,著重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4、加強師資隊伍和實驗室建設
4.1 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課程負責人具有計算機、電子專業背景,熟知計算機硬件、電子電路知識,熟悉職業教育規律、教學效果好,具備高級職稱的“雙師”素質教師。學院專職教師應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硬件知識,具有電工電子的相應知識,具有較強的實際電路開發設計的能力,經過職業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培訓,具有3 年及以上教學經驗和測評指導組織能力,具備講師或工程師以上職稱,通過系(教研室)組織的教學資格測試,參與實踐教學比例達80% 以上。所有教師能綜合應用各科知識,具備電路系統設計、操作和調試能力。
目前,本課程主講教師共有6 位,具有副高職稱的3 位,碩士學位4 位,大部分具備“雙師”資格,*能滿足理論知識講授、專業素質培養、職業技能訓練的要求。
4.2 場所要求
序號 | 學習場所 | 學習功能 |
1 | 多媒體教室 | 課堂講授,學習討論 |
2 | 電路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 | 實驗教學,動手操作 |
4.3 設備要求
序號 | 設備 | 數量 | 用途 |
1 | 電路原理實驗平臺、電子技術實驗平臺 | 每人1 臺 | 課內實驗主要設備 |
2 | 數字萬用表、數字示波器 | 每人1 臺 | 測量儀器 |
近幾年,學校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加大了電工電子類實驗室的建設力度,更新了部分實驗儀器設備,目前的條件*可以滿足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需求。
5、注重課程考核
本課程考核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30%,實驗成績占總評成績的20%,期末成績占總評成績的50%。
5.1 過程性考核
過程性考核側重于考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電路理論的掌握程度和職業素養等。本課程過程考核采取平時和實驗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平時考核學生平時學習情況,注重基本知識、基本方法的階段性考核,由課堂考勤、作業、課堂表現等決定其成績。實驗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的運用,基本技能的掌握,由實驗考勤、實驗表現、實驗報告等決定其成績。
5.2 終結性考核
考核內容應涵蓋大綱90% 知識點。對于本課程的知識考核應著重在電路的基本概念,電路定理,電路分析方法等基本知識方面。對于能力和素質的考核應著重于基本運算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本課程終結性考核是通過試卷考試的方式進行,試卷滿分為100 分。
6、課程資源
6.1 教學資源
教師教材、教案、課件、題庫、參考網站、學習資料、仿真軟件等已同步上傳至泛雅平臺。
6.2 文獻資源
師生通過學校圖書館查閱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相關論文、書籍、期刊等。
6.3 網絡資源
師生通過中國電子技術網、電子技術網、中國電子設計網、電子愛好者網、使用電子技術網、大學生電子設計技術網等網站、21ic 電子網、電子技術應用ChinaAET、電路分析精品資源共享課等公眾號查閱相關資料,拓寬知識面。
7、結語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校“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效。師資隊伍顯著加強,課程教師數量充足,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較好地滿足了課程教學需要;通過課程學習,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踴躍參加大學生電子競賽和挑戰杯賽,獲得了較好成績;也為我校其他課程建設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電話
微信掃一掃